第(2/3)页 既满足了元贞帝带亲眷的要求,又简化了入宫的人员,以此减少遇到不必要麻烦的概率。 但二婶听闻自家女儿不能去,她不免嘀咕。 不过她也只敢在沈氏面前发牢骚。 于是她带着一直没什么主见和立场的三婶来找沈氏,开门见山地问: “卫珺媳妇,这是个什么意思?为什么姑娘们都没有在进宫的名单里面?” 沈氏见二婶来者不善,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。 她没有急着解释,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。 沈氏不作声,自然已经给了二婶发作的胆量。 于是她一股脑地把不满说出来:“卫珺媳妇,虽说我们是亲密无间的一家人,但有的话婶子憋在心里不吐不快。” 沈氏面色平静:“二婶有什么话不妨直说。” 得了沈氏这句话,二婶积攒已久的情绪,也在这时倾泄出来: “卫珺媳妇,你也不要怪婶子说话难听,胡搅蛮缠,实在是婶子怎么想的,也得叫你知晓才是。” 说到这里,二婶深吸一口气,竹筒倒豆子似的开始她的埋怨: “要说咱们府里现在的小子和姑娘们,小五和小七已经有了家室,但咱们六位姑娘的终身大事还没有个着落。” “大姑娘身份不同,自是不用我们操心,但是六位姑娘的亲事,却是不能再这样耽搁下去。” “平日里咱们都怕给大姑娘添麻烦,所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即便是日常的交际,也几乎没有。” “以往老爷子在位时,门生旧故遍布天下,就算是我们家的小子们不张扬,自然也有好亲事找上门。” “但是现在大姑娘撑起这个家,素来不与同僚往来,加上咱们又不出门,眼看姑娘们除了六姑娘以外都及笄了,难道要她们再耽搁下去吗?” “换作以往,婶子根本就看不上这些抛头露面的做法,但现在婶子心里急,也顾不得让姑娘们去抛头露面了。” “入宫是姑娘们出去结交机缘的一个好机会,可姑娘们却不在名单之上,这是个什么意思?” 其实沈氏不用听二婶说完,也知晓二婶大抵会说些什么。 第(2/3)页